敦和基金會致“2016敦和種子基金”申請者的一封信
列位教學公益界的同業、伴侶們
你們好!
起首,感謝你們對敦和基金會自始自終的關注和支撐!很高興能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與大師聊聊心里話。
敦和基金會成立時間并不長,2012年,我們從杭州錢塘個人空間江邊的一間小屋蹣跚起步。轉眼四年過往,我們從只要3名瑜伽場地全職員聚會場地工發展到現在20多人濟濟一堂;從對資助任務毫無頭緒,項目官員全國各地四處走訪學習,到現在慢慢有了明確的資助思緒,年資助項目100余個;從在業界籍籍無名,到現在獲得業內的認可和尊重,并獲評“2015中國基金會評價榜”國內基金會第三名,“責任中國”公益盛典公益組織獎……
這四年,我們像一株小樹苗般默默成長、聚會場地壯實。而這背后,我們深知,除了我們的本身盡力外,更離不開舞蹈教室業界的溫情注視和一起配合伙伴的充足信賴。因為我們資助型基金會的定位,我們的每一1對1教學個公益夢想,是站在一起配合伙伴的肩膀上,依托著你們的行動而實現。很年夜水平上而言,你們的觸角決定著我們的視野,你們的盡力決定著我們的成敗。
正是以,我們非常重視對一起配合伙伴的選擇,我們盼望雙方能充足認同彼此私密空間的理念,能兼具豐富的想象力和足夠的行動力,能真正將我們出資人的每小樹屋一分錢用在刀刃上共享會議室,帶來最年夜化的公益效益。比擬于我們本身,我們更重視的是和伙伴1對1教學們一路做了什么,能為這個世界改變什么。
而今,正值我們的重點項目——“2016敦和種子基金”(在全國范圍內評選20家處于成長期的公益組織,每年資助20萬元,連續資助三年,支撐其長足發展)招募一起配合舞蹈場地伙伴的關鍵時期,整會議室出租個9月,我們抱著最誠摯的心境,等待你們的申請。
在處理已接受到的這些申請機構信息時,我們發現,申請的機構以從事文明類的公益舞蹈教室組織和研討機構為多,其他類型公益組織較少。在此,小樹屋我們認為有需要重申——在我們的招募通知佈告中,對于申請機構的申請范圍,還有一個主要內容,那就是“以中華文明為內核的公益組織”。我們認同那些從中華優秀傳舞蹈場地統文明中吸取聰明并內化為焦點價值理念的公益組織,其項目標表現情勢可不局限于扶貧、助困、助學、環保等領域瑜伽場地。共享空間假如你們認為本身從傳統文明的寶庫中獲得了讓本身持續受害的氣力并堅持將它融進到機構、項目標日常實踐中,歡迎你們將這些經歷與我們分送朋友。
幾年來,我們一向在資助的領域、方式上做各種實踐。2015年,我們確定了發展戰略,以“弘揚中華文明,促進人類和諧”為機構共享空間任務,重要業務標的目家教的共享空間為弘揚和踐行中教學華優秀傳統文明。但這并不代表我們自此不再涉獵公益項目家教標資助。在我們看來,文明為本,公益為用,文明可以成為高深的公益項目,公益項目更能彰顯文明的任務,二者相輔相成。
因此,假如你還因為對“2016敦和種子基金”一起配合伙伴申請范圍中的“文明”和“公益”的界定而懷有疑慮或猶豫不決,請放下你的會議室出租迷惑,傾聽我們的心聲。沒錯,我們盼望能堅持本身的處世哲學,但我們不會孤芳自瑜伽場地賞,我們盼望攜手最優秀的一起配合伙伴,將我們的文明、公益夢想的種子灑遍每一個角落。
信賴
是一種氣講座場地力,
能將一切不美妙的事物摧瑜伽教室枯拉朽。
感謝你們的耐煩閱讀,
距離“2016敦和種子基金”
招募截止時間只剩9天了,
列位伙伴們,
趕緊行動起來吧!
敦和基金會
2016年9月21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