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重叠,群山连绵。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边境线上,全县约99%的面积是山区。
人们还记得,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城,去年迎来一则喜讯:2021—2022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Coding创意编程赛项中,43人进入决赛,6人获奖。这6人中就有沧源县勐董镇中心完小教师陈元春培训的学生。而今年44岁的陈元春,其实是一名“半路出家”学习编程、从事少儿编程教学的乡村语文老师。
最初接触编程这一概念时,陈元春既兴奋又焦虑:“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乡村的孩子怎样跟上新发展?”
沧源县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2018年,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对口帮扶沧源县,给这里带来了教育信息化资源。当年11月,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下,沧源建设了一间县级创新学习中心,开展10场教师培训。陈元春就是县里第一批接受青少年编程教育培训的老师之一。
培训的编程教学方法,是通过可视化图形编程软件,像搭积木一样,组合不同功能模块的编程指令,以实现动画、游戏等特定的功能。即便如此,对于零基础“跨界”的陈元春来说,挑战也不小:“编程的过程涉及顺序、分支、循环等程序设计和思维方法,也会用到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还是有难度的。”
在参加培训的老师里,陈元包養春是年纪最大的。她一期不落地参加线上和线下培训课,并将课件拷贝回家,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学着学着,陈元春愈发感受到编程教育的重要:“学习编程不仅仅能见世面、开眼界,更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勐董镇中心完小的学生大多来自周边村寨,平时寄宿在学校。经过培训,初步掌握青少年编程教学方法的陈元春,决定在学校组建编程兴趣小组。
学生的兴趣颇大,遇到的阻力却不小。“这不是在玩电脑游戏吗”“学编程会影响孩子学习”……由于当地大多数人不了解编程,陈元春在招募兴趣小组成员时处处碰壁:“做了半天工作,有的老师答应让自己班的学生来参加,结果开课那天,告诉我学生来不了了。”
拒绝源自不了解。陈元春想,先把课上起来。陈元春当时在五年级一个班任教,她做了包養網比較一个决定: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利用自习的时间教自己班里的学生编程。
先教简单的图形化编程指令,然后教学生们运用指令,让动画角色动起来。初步熟悉编程操作后,包養再尝试做一些复杂的编程作品,比如成语动画、古诗词小游戏……学生们学得兴致盎然,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制作出了一两个得意的编程作品。
很多原来不支持孩子学习编程的家长,看到孩子的作品后十分惊讶,不敢相信这样有趣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竟然出自自家孩子之手。家长们一改过去反对的态度,有的家长还专门给孩包養網價格子买了电脑用于编程学习。
与此同时,其他老师也发现,经过一学期的编程学习,兴趣小组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专注力,还是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了提升。
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陈元春的编程兴趣小组,编程成了勐董镇中心完小最热门的兴趣课之一。
“编程带给学生的变化显而易见。”陈元春介绍,制作编程作品前,她会要求学生先画一个流程图整理思路,做完后还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据介绍,2019年以来,沧源县在全县中小学推广青少年编程教育。全县11所中学、13所中心校开设包養了编程课程,平均每年覆盖超过5000名中小学生。
“我想用编程建设家乡、实现梦想”“我想以后学习计算机专业”……学生们的心声,让陈元春欣慰又感动。“我也会更加努力。希望大山里的孩子能通过信息技术去拥抱更广阔的未来。”陈元春说。
發佈留言